1.城市设计的起源
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研究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如雅典卫城的半轴线半自由式布局、古罗马城市中强调的围绕公共建筑和广场布局的雏形,都是对城市建设中围绕空间如何利用做出的实践;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真正出现在1950年,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城市作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有机体,如何通过设计提升其空间品质,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城市设计的理论(以《城市印象》为例)
想要设计好“城市”就必须先认识城市。记得第一次接触凯文·林奇的《城市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是在大三城市设计的理论课上,书中通过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归纳为五种元素,对城市设计研究领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凯文·林奇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都存在着一个公共印象,那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或者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共印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而城市设计就应该用来强化这些印象,而不是弱化它们,这些印象内容总结为五类元素:道路(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地标(Landmark)。其中,道路,是人们运动的轨迹,如街道、步道等等;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是不同属性的空间之间划分的界限;区域是在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人们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地标是另一类型的参照点,人们身处它们外部,而并不进入其中。城市就是通过这些空间要素的各种组合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让人们能更有辨识度的去描述、认识或解读一个城市。
3.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设计改革
面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过去经典的城市设计理论还能否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得到延续,是否还能像过去的城市规划那样发挥科学引导和实践创新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规划人深入思考。过去的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体系的“调味剂”而存在,更是被行业内调侃为挂在墙上的“蓝图”,效果图做得高大尚,但并没有什么法定地位,起不到规划管控的目的,曾一度沦为给地方领导”画大饼”的噱头,甚至被作为非法修改规划的“挡箭牌”。2021年5月,随着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发布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编制说明》,进一步明确了城市设计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法定地位和重要作用,它是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的重要理念与方法,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对实现国土空间的生态-空间-景观关系的一体化,提升“一张蓝图”制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4.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设计思考(以城市设计“五要素”为例)
过去我们做的城市设计更多的侧重于城市建成区的重要地段,更多的是结合城市设计“五要素”对点、线、面的空间进行强化和提升,更多的是对道路、河流、界面和片区建筑风貌、景观风貌及一些公共空间的整体引导和详细设计,过分局限与城市、街区、道路,甚至是建筑、铺装等细节之处,往往忽略了更加宏观的尺度下 “城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城市设计不单单是一种美学,同时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古人所说的“象天法地”、“天人合一”和当下的“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谋而合,我们在学习西方城市设计理论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从苏州园林的“移步一景”,到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再到吴良镛的“人居环境”,当下的城市设计更应该强调“顺其自然”而非“人工改造”,我们可以将城市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和传统的自然哲学相结合,打造国土空间规划下科学美、自然美、人文美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
道路——从过去城市发展的“骨架”,到现在乡村“田水路林村”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因素,道路从过去单一的交通功能,逐渐具有景观廊道、资源引导和创造公共空间等功能;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就要发挥道路的复合功能,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推进全域全要素资源的流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边界——过去的规划我们只强调“范围”,对范围内资源的属性缺少统一的认识,往往导致资源的管控边界不清晰、存在重叠冲突等问题,为后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就要以“一张图”为底,协调好各要素分类,通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好全域国土空间资源,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过去我们说到“区域”,一般仅局限与和城镇发展相关的空间单元,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张,区域作为城镇发展的载体,已难负重荷,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就是要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改变过去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扩张式规划”,以“反规划”的理念留好城镇发展的蓝绿空间、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真正将城市融于区域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文脉之中,打造一批现实版的“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和“山水城市”;
节点——说到“节点”,人们会想到一个城市中具有记忆点的某个公园、某个建筑或是某个公共空间,这个词似乎只出现在城市之中,那乡村需要节点吗?除了大片的林地、农田、村落,似乎以自然环境为本底的村庄难以形成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近年来我们总是提到要实现“乡村振兴、留住乡愁”,往往忽视了乡村也有他的独特性,城市的节点需要精心设计,乡村的节点也需要精心设计,也许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小集市、也许是村口一颗百年的老槐树,再或者是一间破败不堪的泥土房,只要是能留住乡村记忆的地方,都应该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被认真保护和精心设计,成为乡村空间的“亮点”。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到的那样:要传承地方文化,延续空间特色,运用本土材料,展现独特的村庄风貌,只有将乡村放在与城市并重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
地标——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都应该有“地标”,用以纪念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明,弘扬城市文化。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与建设,很多城市都喜欢标新立异、耗时费力的去建一些标新立异的建筑,而对传统的老街区肆意拆迁和破坏,相较商业利益,老街区的建筑空间尺度小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商业经营活动,成为了只能看不能用的“摆设”,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合理的“活化”利用好这些资源,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市地标?结合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加强对周边控制地带的建设高度、建筑风貌的设计导控,形成良好的文化衔接,防止大拆大建的同时,培育更多小型的商业业态,加强公共政策的引导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文化+旅游”、“建筑+景观”、“商业+人文”等多元的发展模式,打造城市活着的“地标”,让人们记住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
著名规划学者培根说过:“任何地域规模上天然地形的形态改变或土地开发,都应当进行城市设计”。作为一名规划者,我们要贯彻好国家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以先进的城市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思维将人工之美有机嵌入自然原真之中,使人工与自然融为有机整体,为实现全域“美丽国土”的目标而努力。